前言:
寫作一段時間後,常常需要學習或是接觸一些新的事物才能刺激靈感,朋友推薦了幾本書讓我參考,其中有一本是心靈成長類的書,長這麼大,看的書不多也不少,心靈相關的相對較少,基於需要充電的我就先選了這本。
對於『艾爾文』這位知識型創作者,只聽聞其名,不熟其作品,但是在看之前還是有先初步地了解背景以及創作類型,書皮很有質感,內頁使用較高磅數的紙,非常有翻閱感,內文的部分請往下看。
讀後感:
此圖取於網路
1.轉念
作者舉的例子,很多時候讓人心有戚戚焉,忽略周圍的美好,放大未知的擔憂,這是人很常犯的錯,我也是如此,在每個人生階段,何嘗沒有疑惑迷惘、沒有糾結停留,大家會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對跟處理,但是無論怎樣,事情就跟時間一樣討厭,不會等你,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面對它、感受它,然而,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它會變好,用平常心態去看待每件生命帶來的課題。
此圖取於網路
2.步調
坦白說,這是我奉為圭臬的一個態度,跟很多人或是朋友討論過,人生方向、感情觀念、家庭觀念等等相關議題,但,活到青壯年的我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現在想想,這本來就沒有一個答案了,每個人要怎麼走怎麼活,誰可以定義呢!?生活或是生命都是由自己構築,慢慢地走或是昂首闊步都沒有關係,怎麼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,沒有人可以替你活替你走。
此圖取於網路
3.不同
接受不同,認同不同,人跟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許多的不同,這是我需要學習的課題,在還沒有閱讀以前,對於某些事情,我一直有某種堅持,或許可以說是偏執吧,在這樣的情緒下,我曾經傷害了一些人也傷害了自己,人真的生而不同,不應該在意或是要別人在意『那些無謂的堅持或是批評』,自我的價值不是只有結果才能決定,過程更是證明自我價值最重要的養分。
此圖取於網路
4.檢視
因緣際會下,開始寫作,這一段時間寫了很多不同的題材,我雖稱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作家,但隨著這樣的分享,生活不知不覺地充實了起來,也慶幸有人願意看我的文章,透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或是書籍,讓我檢視自己,不論是技巧或是情感,甚至是鋪陳排版,都因為閱讀而成長。
總結:
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艾爾文的書,他的敘述溫柔帶有理智,他的故事平凡而真切,透過這本書的分享以及提醒,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能為自己譜出不同的樂章,沒有所謂的完美,我們都應該承認並告訴自己是特別的,獨一無二不是形容詞,而是體現自己的本質。
順帶一提,心靈成長類型的書,我認真建議各位朋友不要常常看,很多事情還是要靠自己去面對處理,不論書或是音樂,這都只是輔助你,沒有人可以替你決定你的決定。